前沿拓展:幼師合適的防曬霜品牌
#育兒, 我要上# #育兒故事#

就在前幾天,小姑家發(fā)生了一件驚險的事。
因為住在鄉(xiāng)下,夏天蚊子多,那天蚊子一直叫個不停,她索性點燃了兩盤蚊香。
本來,她之前點蚊香都是睡前緊閉門窗熏1個小時,要睡覺的時候會熄滅。結果那天她太累了,直接開著空調就睡著了。

睡到半夜,她忽然驚醒,感到頭暈無力還有點犯惡心,馬上意識到不對,趕緊掙扎著下床通風。
醫(yī)生說她是一氧化碳輕微中毒,幸好還不嚴重。
小姑把這件事講給我聽的時候,還后怕,就怕那樣就睡過去了。
事故說起來好像很遠,但一旦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千萬斤重擔。小姑的事也引起了我的警惕,作為當媽的,不僅怕自己出事更怕孩子出事。所以,我整理了5個夏天高發(fā)的危險,大家千萬千萬要注意!

防蚊
聽了小姑的事后,我馬上上網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因為蚊香出現(xiàn)的事故,還真不少。



醫(yī)生說,蚊香里多含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質,可使人出現(xiàn)頭痛、胸悶、惡心等癥狀,而且蚊香以碳粉、木屑為載體作為引燃部分,燃燒時排放的一氧化碳也會導致中毒。

蚊香不行,我又查了近很火的電蚊香。結果,又被嚇一跳。
因為電蚊液沒收好,小男孩因為好奇嘗了一,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功能失調,在重癥監(jiān)護室調節(jié)了20天才康復。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電蚊液的成分主要是菊酯,是一種殺蟲劑,具有中度到低度的毒性,蚊子是沒了,但免疫力抵抗力都不太好的寶寶們,聞了會引起胸悶、頭昏甚至中毒等現(xiàn)象。而誤食的話,就更危險了。
而且,電蚊香片加熱后溫度可達700-800攝氏度,極易烤燃周圍的易燃物。又處于長時間通電狀態(tài),電加熱器短路、恒溫發(fā)熱原件燒壞了,失靈了,或者插頭與插座接觸不良發(fā)熱等也會引發(fā)火災、觸電。

電蚊拍也存在很大的隱患。
電蚊拍開啟的狀態(tài),瞬間放電可達2000V,而人體的電壓為36V以下,即使是關閉了電蚊拍,兩層金屬柵網之間仍然會有電荷產生余電,如果同時摸到正負兩極,會發(fā)生觸電的危險。而孩子好奇心重,一旦拿起電蚊拍,很容易發(fā)生危險。
的防蚊工具——蚊帳!老母親們,一定要用起來~
千萬別迷信什么兒童蚊香!現(xiàn)在的兒童蚊香好多都是廠家自封的,所含菊酯成分可能比普通蚊香還高!

溺水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夏天,去游泳館游泳戲水多么美滋滋。但兒童溺水的悲劇,真的是每年都在上演。
一個3歲男孩在淺水區(qū)游泳時,套著的游泳圈突然前翻,頭淹進水里,逐漸失去意識。
男孩掙扎了2分鐘都沒人發(fā)現(xiàn),游泳池的監(jiān)控拍下了這揪心的一幕。
幸好一女子及時發(fā)現(xiàn),幫助孩子脫離了危險。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這么幸運。 就在前幾天,監(jiān)控顯示,江蘇宿遷一個6歲男童第一次去上游泳課,從溺水到漂上來一共14分鐘,而這個過程,沒有任何人發(fā)現(xiàn)。 等到被發(fā)現(xiàn)時,孩子已經搶救無死亡。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表的《溺水報告》顯示,溺水是我國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
每年6-8月發(fā)生兒童溺水數量多。溺水率高的年齡段是1~4歲的兒童,其次是5~9歲的兒童。
為了孩子的,以下一些誤區(qū),我們父母一定不要碰!
1. 會游泳的孩子不會溺水
據統(tǒng)計,每年溺水的孩子中,其中就有會游泳的孩子,而悲劇發(fā)生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的大意。
水無形,但無情。水下的情況很復雜,尤其是當孩子在一些戶外水塘、水庫等室外的水域,有水草、淤泥等,都會帶來未知的溺水事故發(fā)生。
2. 溺水的人會開口呼救
好多兒童溺水事故,都是掙扎好久無人發(fā)現(xiàn)。因為有的溺水是無聲的。

研究救生學的Francssco A.Pia博士稱,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深水里,會呈現(xiàn)一個所謂的【本能溺水反應】:
一是無法開口呼救,二是無法揮手求救。
正是因為這種“不叫,不呼救”,會讓人不注意,從而失去了佳救治的機會。
這里敲黑板提醒所有的父母,不論帶孩子去哪里游泳,首先孩子一定要在你們的視線范圍之內游泳,其次,是一定不要玩手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
3. 干性溺水
即使上岸了,回家了,也一定要觀察注意孩子的狀態(tài),因為還有一種溺水叫干性溺水。
一旦孩子有呼吸困難、倦怠、乏力、嗜睡、過敏、痙攣等癥狀,可能已經干性溺水了。這時溺水者喉頭痙攣,空氣和水都無法進入,一定要及時就醫(yī),因為這種無呼吸的狀態(tài),只能持續(xù)8-10分鐘。

燙傷
浙江一名18個月的寶寶打翻了茶幾上的水杯,胸前和脖子被燙得通紅。
情況緊急,圓圓的爺爺奶奶卻用了一個“偏方”——將泥土和蚯蚓涂在燙傷處,來給娃調節(jié)燙傷。

結果圓圓被燙傷的地方,紅腫得更厲害了,家人這才著急送往醫(yī)院。
當醫(yī)生看到圓圓的燙傷處,驚呆了!
因為家長的錯誤操作,導致圓圓的皮膚有水泡和破皮,天然屏障功能已經不完整,成分不清的泥土和蚯蚓混合物可能引起刺激,導致物理性創(chuàng)傷,紅腫加重,而且,土壤中含有大量真菌、細菌,會造成二次感染。一旦土壤中含有其它人工有毒物質,后果不堪設想。
可笑的是,這樣的“土方法”比比皆是。
孩子被開水燙傷,老人給娃臉上涂滿貓毛,導致孩子毀容。

還有涂牙膏、抹香灰的……現(xiàn)在還沒有實驗證明,牙膏對燙傷有用,而香灰更是火上澆油,燙傷一大禁忌就是用粉狀物敷在患處。
正確處理燙傷,可以用美國燒傷學和國內急診公認的燙傷處理方式:沖脫泡蓋送。
沖:用15℃-20℃的冷水沖洗約15-30分鐘;
脫:把附著在創(chuàng)面上的衣物“脫”去,脫時避免弄破水泡、污染創(chuàng)面,盡量剪開;
泡:浸泡于冷水中10-30分鐘,讓創(chuàng)面繼續(xù)降溫,老人小孩不要泡太長時間;
蓋:泡過之后用干凈的毛巾、紗布等覆蓋傷口;
送:送往醫(yī)院

曬傷
去年,帶孩子去寧夏沙坡頭玩,我特意在包里裝了防曬霜,過兩個小時給孩子們涂一次。
老公總覺得我大題小做。沒想到我們遇見一個孩子,被曬傷了,后頸都開始蛻皮了,慘不忍睹,孩子疼得嗷嗷大哭。
很多父母都會在暑假,帶孩子出去看一看世界。可是,炎炎夏季,父母卻總沒有給孩子防曬的意識。

我們總以為防曬,是防止曬黑。孩子皮膚黑點無所謂。其實,防曬,是為了防紫外線帶來的皮膚健康問題。
法國《費加羅報》就曾發(fā)出警示:3歲以前曬傷一次,成年后皮膚癌發(fā)生的風險就會翻倍。
研究還表明,兒童每天多曬1個小時的太陽,患白內障的危險會增加10%。
孩子皮膚更嬌嫩,所以條件允許的話,防曬帽、兒童墨鏡、防曬霜都備齊。6個月~2歲的寶寶可以用物理防曬霜,大于2歲的孩子可以用一些化學防曬霜。

不過,一定不要選擇防曬噴霧,因為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噴霧式的防曬霜在使用時容易被吸入,會刺激肺部,誘發(fā)疾病。
如果孩子曬傷了,醫(yī)生建議:用蘸有生理鹽水的紗布或毛巾敷在曬傷部位上,一次敷20~30分鐘。

車內窒息
6月25日,湖南岳陽長壽鎮(zhèn),家長把5歲的孩子托管給幼師。幼師要跟丈夫去吃飯,把孩子留在車里睡覺,結果車內溫度過高,孩子活活地被悶死了。

我相信幼師不是有意而為,而是根本沒有車內窒息這個意識。 我看過一個報道,說一位媽媽車鑰匙丟了,孩子被鎖車里。當消防官兵準備破窗救援時,卻被媽媽阻攔,說才20分鐘,應該沒事的,等開鎖的來開。 十多分鐘后,當開鎖師傅打開車門時,孩子已經全身濕透,癱軟無力,車內溫度高達50多度。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氣溫達到35度時,在陽光下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里的溫度就能升至65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待上半小時就能致命。而且即便是在較涼爽的樹陰下,車內溫度也能在一小時內上升至47度。 有人說,開空調不就得了?
來看看這個熱乎的案例:

據汽車相關的專家介紹,汽車如果停止行駛后,發(fā)動機會進入怠速空轉的狀態(tài),此時如果燃油燃燒不充分,就很容易產生一氧化碳,再通過空調系統(tǒng)進入車內。如果門窗緊閉,一般不到半小時,人就會出現(xiàn)一氧化碳中毒。

事故只有0次和1次的區(qū)別,一個不注意,就是萬劫不復。
建議也發(fā)給親朋好友看看,真的,無小事,大家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有一次,我們出去辦事,番茄在車上睡著了,因為找不到位置,工作人員出來接我們。
出于好心對我們說:“大概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辦好,要不就讓孩子睡車里,可以不關空調”。
我的天哪!無論開不開空調,孩子都不允許單獨放在車里睡覺的,好嗎?!
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就像我在沒有孩子以前,認為流鼻血必須仰著頭、光腳多冰啊、把孩子留車里幾分鐘沒事的....
隨著育兒知識的增多,我的很多錯誤認知都糾正過來了。
在這里,特別想呼吁一句:活到老學到老,不要過于輕信經驗偏方,相信科學!在問題上,小心駛得萬年船!


你好,我是旅居德國的土豆番茄媽!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已出版書籍《萌寶土豆在德國》《世界上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 這里有婚姻婆媳、母嬰育兒、學童成長、幽默吐槽,我想通過文字和漫畫,讓大家在家長里短里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關注我,我們一起經營幸福家庭。
拓展知識:幼師合適的防曬霜品牌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