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丸美品牌防曬霜怎么樣


成立于2000年的丸美股份,后來憑借著“彈彈彈,彈走魚尾紋”的廣告詞家喻戶曉。

不過,丸美股份在IPO的道路上卻坎坷多磨,長跑5年經歷了2次挫敗,如今終于迎來了好消息。

4月30日,證監(jiān)會官網掛出主板發(fā)審委審核結果公告: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丸美股份)獲通過。這是丸美股份第三次闖關IPO。

以經銷模式為主 曾涉嫌從事傳銷

根據丸美股份新招股說明書披露,丸美股份主要從事各類化妝品的研發(fā)、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目前旗下擁有“丸美”、“春紀”和“戀火”三個品牌。

早在2014年6月,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向證監(jiān)會遞交了IPO申報材料。歷經2年排隊的結果是IPO申請未獲通過。

報告期內,丸美股份產品銷售以經銷模式為主。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公司經銷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10.96億元、10.63億元和11.70億元,占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的 92.02%、87.99%和 86.54%。截至2017 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合作的簽約經銷商數量為202家,登記在冊的終端網點數量超過 14000 個。

當時,發(fā)審會對丸美股份存在兩方面的質疑。一方面是對其經銷模式的質疑,發(fā)審會下發(fā)問詢并要求說明:(1)發(fā)行人經銷的具體模式、發(fā)行人對經銷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及執(zhí)行情況;(2)經銷商模式下,非自營專賣店與自營專賣店數量及銷售占比,相關信用政策;(3)結合經銷協議、進銷價格等補充說明相關經銷模式披露及風險揭示是否完整準確等。

另一方面,發(fā)審會向保薦代表人提出問詢,主要問題包括:將發(fā)行人經銷和直銷兩種銷售模式與傳銷進行對比分析,發(fā)行人及其經銷商是否涉嫌從事傳銷和涉嫌違反《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該公司經銷模式備受關注,丸美生物IPO被否的主要原因不僅跟經銷模式有關,可能也跟初的營銷模式類似傳銷有關。

據披露,未來丸美股份的銷售模式仍以經銷為主,直營和代銷為輔。對于丸美生物當前是否仍存在直銷的模式,在實際經營中是否涉嫌傳銷,中國資本觀察(www.zgzbgc.cn)給丸美股份發(fā)送了采訪函,但截止發(fā)稿,并未受到對方回復。

產品質量存在問題 多次瞞報產品不合格

丸美生物第二次上會,結果依然被否。

2018年7月30日,證監(jiān)會臨時取消了對該公司發(fā)行申報文件的審核。當時發(fā)布公告稱,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有證券從業(yè)者指出,證監(jiān)會臨時取消對丸美股份的發(fā)行審核,或系多次瞞報產品不合格有關。

2016年8月至9月,根據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通告顯示,丸美股份多個批次防曬類化妝品實際檢出防曬劑成分與產品批件及標識成分不符,主要產品包括丸美生產的春紀美白防曬乳、丸美激白防曬精華隔離乳、丸美防曬精華隔離乳產品等7批次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丸美股份在2016年10月14日提交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未對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通告》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披露,這也成為當年IPO被否的原因之一。

2017年9月,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了“關于24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其中丸美股份不幸名列其中,春紀美白防曬乳被指出涉嫌假冒產品。

同年11月,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再次發(fā)布“關于20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丸美股份生產的丸美激白防曬精華隔離乳和丸美嫩白防曬乳,被當地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現場核查,被鑒定為假冒產品。

(圖片來源: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

然而,后面的兩起通告,并未在丸美股份2018年3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有所呈現,這也成為第二次闖關IPO失敗的主要原因。

廣告費用占比高 研發(fā)資金投入少

根據新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用于廣告宣傳類的費用支出分別為人民幣31229.92萬元、33804.80萬元和29008.38萬元,占公司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74.40%、71.58%和62.12%;公司廣告宣傳費用金額較大,占比較高。

丸美股份不僅通過電視臺、時尚雜志、互聯網等媒介投放廣告,也選擇形象代言人的宣傳方式,鞏固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發(fā)行報告期內選擇陳魯豫、周迅、梁朝偉、楊子珊、彭于晏等知名藝人為公司旗下的品牌代言。

盡管丸美股份投入了巨大的廣告費用支出,但其產品并沒有實現量價齊升,甚至是降低銷售單價才換來銷量及收入的勉強增長。

丸美股份投入大手筆的廣告宣傳費用,其風險性也在招股書上做出披露:倘若公司的推廣策略無法得到市場認同,廣告投放無法取得預期的營銷效果,終結果不僅不能帶動公司業(yè)績的增長,反而會產生業(yè)績同比下滑的慘況。

與此同時,丸美股份在研發(fā)方面的投入過低。新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丸美的廣告宣傳費用支出分別為人民幣2.30億元、2.48億元和2.83億元,2015年-2017年的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比重分別為1.94%、2.05%和2.09%。

重廣告宣傳、輕研發(fā)投入,意味著丸美生物的核心競爭力薄弱。丸美股份似乎也意識到了,如果不能加大在工藝研發(fā)、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投入,將無法持續(xù)保持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

有化妝品業(yè)內人士認為:國內不少化妝品企業(yè)重營銷輕研發(fā),仍停留在“廣告投入才是有效的”營銷層面。其實研發(fā)以及產品本身的功能與質量才是化妝品的本質,缺乏真正科研技術力量的化妝品是沒有生命力的,也不會獲得消費者的忠誠度。

曾假冒“洋品牌” 涉嫌欺詐、虛假宣傳

據《每日經濟新聞》相關報道,丸美股份曾妄想用日本產品來占領市場,忽悠廣大消費者,甚至為了強化自身“日本血統”,丸美生物的創(chuàng)始人孫懷慶,還起了一個日本名字“小林慶夫”。

后來被打假名人王海揭露出來并訴至法庭,至此假“洋品牌”事件暴露。

當時,迫于媒體的輿論壓力,擔任丸美股份副總裁的游昌喬不得不向公眾公開道歉,承認丸美品牌是地道中國品牌,希望公眾能原諒承認錯誤的孩子。

另據招股書顯示,2017 年丸美生物投資進入彩妝市場,新增以“自信時尚”為品牌內涵的“戀火”產品。在天貓戀火旗艦店等電商平臺上可以發(fā)現,所有的戀火產品名稱前均冠以“韓國”二字進行宣傳。

中國資本觀察(www.zgzbgc.cn)搜索相關資料發(fā)現,新浪財經曾有一篇名為《丸美補彩妝短板控股韓國戀火》的報道稱:2017年10月17日,丸美股份與韓國彩妝品牌Passional Lover戀火彩妝(以下簡稱戀火)達成合作意向,丸美將采取控股的形式,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擁有戀火品牌,同時會對原有的渠道、產品、研發(fā)、生產進行系統的整合優(yōu)化。

然而,招股說明書并未對這一重大事件進行披露。實際披露為廣州戀火由丸美股份和張鳳嬌合資,丸美股份出資2299.50萬港元,占70%股份,張鳳嬌出資985.50萬港元,占30%股份。

丸美股份歷經近二十年的發(fā)展,帶給廣大消費者的印象并不,其經銷模式、銷售模式、產品質量等問題,讓其IPO上市過后,能否在資本市場站穩(wěn)腳跟存在不少疑問。

拓展知識:丸美品牌防曬霜怎么樣

質地均勻,很容易推開,也不油膩,用著感覺有妝前乳的效果,稍微有點提亮膚色,上妝挺服帖的,輕薄透氣,比較潤,適合干皮。它的質地是乳液質地,很好抹開,抹開之后很輕薄,不粘膩,剛抹上去稍微有點油感,一會就消失了。成膜速度挺快的,大概半分鐘不到吧,平時涂完就可以出門了。很滋潤容易推開,很容易吸收,不會有抹不勻的情況出現,而且自帶一點點美白效果恰到好處,味道淡淡的,不是那種特別刺激鼻子的味道,我很喜歡用了后肌膚顯得很細膩,摸著也挺水嫩的,一天下來出油情況也沒有,,spf30的防曬指數能滿足日常所需。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