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青少年品牌防曬霜推薦哪款


近可能是天氣變化的原因,加上小孩上幼兒園,互相傳染,我家寶寶隔一段時間就生病一次,發(fā)燒、咳嗽、流鼻涕,也是蠻令人頭痛的。所以,我也經(jīng)常到處看看關于寶寶生病吃藥的東西。

一般情況下,像感冒發(fā)燒咳嗽這種小病,我是不太愿意上醫(yī)院的。總的感覺,上個醫(yī)院,醫(yī)生開出來的藥,和在藥店自己買的也沒啥區(qū)別,但是錢可沒少花,一趟診斷開藥下來,就是幾百塊,而自己上藥店,幾十塊就搞定了,雖然有時候也會遇上店員忽悠你要搭配這個那個藥一起吃的。有時甚至不用藥(寶寶也抗拒),寶寶自己過個一兩天也就好了。

因為不是醫(yī)藥專業(yè)人士,我想多數(shù)人都會有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惶恐。所以,多看看了解一下相關的科普知識,還是可以減少這種惶恐,以及可能被帶偏的機率。

笨爸爸把近看到的美國兒科學會、德國商品檢測基金會關于寶寶日常居家用藥的一些內(nèi)容整理編譯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一起學習。這兩個機構都還是比較的,這些內(nèi)容也比較實用。

1、寶寶常備藥名單

對于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每年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疾病感染。據(jù)統(tǒng)計,2歲以下的寶寶每年會受到感染8~12次,2~4歲寶寶則在4~10次。初生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是沒有經(jīng)驗的,需要在一次次的感染中不斷獲得免疫力,來更好地抵抗病毒和細菌。

在這些感染疾病中,咳嗽、流涕應該是常見的病毒感染癥狀。有時候,寶媽們能及早發(fā)現(xiàn)并正確做出應對辦法,但碰上寶寶情況較嚴重的時候,用藥就是必須的了。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用于寶寶,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

德國商品檢測基金會、美國兒科學會近期發(fā)布了一些數(shù)據(jù)報告,其中德國商品檢測基金會的醫(yī)藥專家專門對近1000種嬰幼兒童藥劑進行了研究調(diào)查,其中給出了3歲以下嬰幼兒的佳非處方藥(OTC)名單。

1、發(fā)燒疼痛

相比藥片,口服液體或者用栓劑更好。美國和德國都同時建議服用撲熱息痛(又稱“對乙酰氨基酚”)這一非處方藥,來解決寶寶發(fā)燒頭痛問題。此外,布洛芬該非處方藥也在德國的建議名單里。

對于2歲以下嬰幼兒,必須在服用前跟醫(yī)生確認下。如果寶寶不到3個月發(fā)燒,必須趕緊上醫(yī)院。

而2歲以上的嬰幼兒,寶媽們可以直接閱讀使用說明書確定服用劑量,一般是根據(jù)孩子體重或者年齡確定劑量。

2、流涕

孩子流涕時,重要的是讓鼻子能夠通常呼吸,這樣很快就可以清除病毒了。

對于3-12月齡的寶寶,可能會因為鼻子堵塞導致呼吸困難,進食速度較慢或不愿進食。寶媽們可以在喂養(yǎng)之前,嘗試吸鼻,幫寶寶通鼻。

在沒有非處方藥的情況下,可以去藥房購買生理鹽水噴鼻劑或者滴劑,在每個鼻孔中噴/滴2-3次,將鼻子里面干燥的粘液散開,然后讓孩子擤下鼻子,或者寶媽們用吸管把粘液小心翼翼吸出來。

沒有噴鼻劑或滴鼻劑的話,可以使用溫水,或者自制生理鹽水,將?茶匙食鹽加入到1杯溫水中。

對于粘性頑固的粘液,寶媽們可以用濕棉簽去除鼻子周圍的粘液。

注意,專治流鼻涕的藥并不能加快病情好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癥狀。我們常用的鹽液、噴霧、滴劑可以幫助潤濕鼻黏并消腫。好不要用含防腐劑的。

3、咳嗽

咳嗽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要抗生素

兒童止咳藥通常分植物提取和合成兩種。相對來說,止咳藥的療經(jīng)研究已經(jīng)更廣泛地被證實了,但除非醫(yī)生建議,否則不建議4歲以下的嬰幼兒服用止咳藥。同時注意避開含酒精的咳嗽藥。

有研究一直表明,止咳藥不適用于4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為它可能會產(chǎn)生嚴重的副作用。而且禁止在兒童中使用帶有麻醉藥的止咳藥(例如可待因,從鴉片中提取的堿質(zhì))。

針對1~4歲寶寶出現(xiàn)咳嗽的情況,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做法是:

● 不要給1歲以下的嬰兒服用蜂蜜。它不僅不會幫助緩解癥狀,還有可能導致嬰兒中毒。

● 對于1歲以上的嬰幼兒,可以根據(jù)需要服用2~5毫升的蜂蜜。研究表明,在減少咳嗽的頻率和夜間咳嗽的嚴重程度方面,蜂蜜比咳嗽糖漿要好。因為蜂蜜會使喉嚨粘液變稀,緩輕咳嗽。如果沒有蜂蜜,可以用玉米糖漿代替。

● 對于2~4的幼童,可以在寶寶的胸部和頸部(喉嚨上方)的皮膚上擦一層厚厚的薄荷油,緩解咳嗽。

4、創(chuàng)傷、傷口

輕微受傷或擦傷可以自己解決。比如,含有右泛醇、小甘菊、氧化鋅的傷口藥都是很有的,藥膏或者噴劑都可以。

重要的是,傷口處要無菌,只潤濕或者小心翼翼地輕拍。

5、惡心嘔吐

用于寶寶惡心嘔吐的藥要十分謹慎,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因為這類藥會作用于寶寶腦部,特別是嬰幼兒,超劑量服用會有危險的副作用,甚至導致呼吸中斷。

6、咽喉痛

咽喉痛在寶寶中很常見,對寶寶來說很痛苦。但是,由病毒引起的咽喉痛不需要抗生素。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藥物,寶寶能在7~10天內(nèi)康復。

但在某些情況下,喉嚨痛還有可能是由于感染鏈球菌(鏈球菌性喉炎)引起的。它主要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此外通過觸摸被感染孩子碰過的東西也可以被感染。

如果是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單單看一下喉嚨是無法確診的。這個時候就要帶孩子去醫(yī)院進行咽喉快速拭子測試,以確認是否為鏈球菌感染。

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兒科醫(yī)生會開抗生素給孩子服用。注意,即使癥狀有所改良或消失,孩子還是要繼續(xù)按照處方服用完抗生素。

7、耳痛

耳痛在寶寶中很常見,存在多種原因,包括耳部感染(中耳炎),游泳時耳朵感染(耳道皮膚感染),感冒或鼻竇感染引起的壓力以及牙齒疼痛從下顎輻射到耳朵等等。

因為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必須由醫(yī)生確診。耳朵感染很多時候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要抗生素。

如果寶寶耳痛還伴發(fā)有燒、雙耳并發(fā),或者其他疾病跡象,醫(yī)生可能會認為抗生素是好的調(diào)節(jié)方法。

阿莫西林是中耳感染的抗生素,除非寶寶對青霉素過敏,或存在慢性或復發(fā)性感染,則不能服用。

除了以上的用藥名單,同時要提醒家長們注意以下一些關于寶寶用藥的常見誤區(qū),避免犯錯。

2、寶寶用藥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1:切勿給嬰幼兒童服用成人藥

相比成年人,嬰幼兒、兒童用藥的研究太少了,特別是嬰幼兒。目前兒童藥中,有一半在以前是沒有試驗過,不允許用于兒童的。

當寶寶病得很重的時候,我們迫不得已要拿成年人的藥給寶寶用。但這些藥并未確切得到證實可以用于嬰幼兒,通常,它們產(chǎn)生的副作用比嬰幼兒專用藥更為頻繁,而且用錯藥的概率是成人藥的三倍甚至更多。

所以,寶媽們在家切忌給寶寶服用成人藥。

誤區(qū)2:按寶寶年齡體重減量用藥不科學

寶寶不是小大人,不能簡單地根據(jù)寶寶的年齡或體重來給寶寶減量用藥。因為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我們會細分到早生兒、初生兒(<4月齡)、嬰兒(<1歲)、幼兒(<3歲)、兒童(<12歲)以及青少年(<18歲),其體內(nèi)的分解代謝作用是不同的,所以用藥劑量也是不一樣的。

然而,相比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早生或新生兒、嬰兒以及幼兒的用藥劑量數(shù)據(jù)會更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參與臨床研究的測試對象少、測試要求高、幾乎無利可圖,導致醫(yī)藥企業(yè)都不愿意去做這樣的事情。

國外,例如歐盟自2007年開始強制規(guī)定,新藥必須同時附有嬰幼兒用藥的研究計劃。這項舉措見很快,到了2014年,允許用藥已經(jīng)翻了一倍。

誤區(qū)3 :過量或劑量不足都有可能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前面提到,有時候,醫(yī)生會給寶寶開成人用藥。但是,過量危險,劑量不足又有風險,醫(yī)生很多時候是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給藥的劑量。

普通門診一般給寶寶的用藥劑量在成人用藥量的一半,如果嚴重到要住院,寶寶用藥劑量可以達到成人用藥量的90%。

所以,給寶寶用藥,并非劑量越低,對寶寶身體的不良影響越小。

對于家中這些嬰幼兒常備藥,后還要提醒寶媽們幾點。

● 將所有藥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 只使用藥品隨附的加藥器具,盡量不要使用家用湯匙或茶匙。

● 務必閱讀并遵循藥品的使用說明。

● 如有任何疑問,必須,以醫(yī)生囑咐為準。

好了,本期就到這兒了。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還請多多轉發(fā)支持!

如果你想查詢更多相關文章,或有問題想咨詢,歡迎關注“寶寶評測”微信公眾號(id:baobaopingce)并在后臺留言,笨爸爸將為你單獨解答。

歷史回顧

1、32款國行版奶粉評測

2、38款國產(chǎn)奶粉評測

3、愛他美五大版本奶粉評測

4、美素佳兒23款奶粉測評

5、美贊臣33款奶粉測評

6、a2奶粉評測

7、66款奶瓶&奶嘴測評

8、寶寶防曬霜大測評

9、寶寶驅蚊產(chǎn)品大測評

10、22款寶寶米粉評測

11、13款寶寶維生素D評測

12、20款拉拉褲評測

.......

請在“寶寶評測”號歷史文章中查看;或關注“寶寶評測”微信公眾號(ID:baobaopingce),在后臺輸入相應關鍵字查詢。

關于“寶寶評測”,請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中了解。歡迎給笨爸爸打賞哦。

歡迎關注“寶寶評測”。7年商品對比檢測經(jīng)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

拓展知識:青少年品牌防曬霜推薦哪款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